害虫名称: 蓟马 害虫别名: 烟蓟马 分类地位: 缨翅目蓟马科
形态特征:
体微小,体长0.5-2mm;黑色、褐色或黄色;头略呈后口式,口器锉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翅狭长,边缘有长而整齐的缘毛,脉纹最多有两条纵脉;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雌性腹部末端圆锥形,腹面有锯齿状产卵器,或呈圆柱形,无产卵器。
为害特点:
葡萄蓟马主要是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幼果、嫩叶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幼果被害当时时不变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失水干缩,形成小黑斑,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品价值,严重引起裂果。叶片受害先出现退绿的黄斑,后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长受到抑制。
发生规律和习性:
1、发生蓟马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
2、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温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在雨季,如遇连阴多雨,葱的叶腋间积水,能导致若虫死亡。大雨后或浇水后致使土壤板结,使若虫不能入土化蛹和蛹不能孵化成虫。
防治方法:
1、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2、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3、药剂防治:常规使用吡虫啉、啶虫脒、敌杀死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