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
病害名称:白腐病 别名: 水烂病、穗烂病 分类: 真菌病害
症状:
主要为害果穗、穗轴、果粒、枝蔓和叶片。
1、果穗受害:多发生在果实着色期,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在穗轴和果柄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继而病部皮层腐烂,手捻极易脱落,并有土腥味。
2、果粒受害:多从果柄处开始,后蔓延到果粒,呈现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易脱落,重病园地面落一层。
3、枝蔓发病:最初出现水渍状、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的病斑,后扩展成沿纵轴方向发展的长条形病斑,由浅褐色变为黑褐色,病部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灰色小粒点。
4、叶片发病:先从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多在叶尖、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的病斑,具同心轮纹,散生灰白色或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遍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其他病害防治不力,病虫及机械损伤较多的果园,白腐病发生较重;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杂草丛生、或修剪不适、枝叶过于郁闭的果园,由于田间湿度大、透光差,利于白腐病的发生。
侵染循环:
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地表和土中越冬,也能在枝蔓病组织上越冬。分生孢子靠雨水溅散传播,经伤口或皮孔侵入形成初次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在秋冬结合休眠期修剪,彻底清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菌的老树皮;将清扫的病残体集中焚毁;果园土壤进行翻晒。
2、生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
3、增施有机肥,合理调节负载量,降低田间湿度,花后对果穗进行套袋。
4、药剂防治:百菌清、福美双、代森锰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