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褐斑穿孔病 别名: 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危害新梢和果实。叶面初生针头状大小带紫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略带轮纹,大小1~4mm,中央灰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生灰褐色小霉点,后期散生的病斑干燥收缩,造成脱落,形成边缘不整齐的穿孔,严重时造成落叶。
发病条件:
温暖、多雨的条件易发病。树势衰弱、湿气滞留或夏季干旱发病重。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也可以子囊壳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气流传播。此后病部可多次产生分生孢子,多次侵染传播。6月开始发病,8~9月进入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秋末彻底清除病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3、精心养护。干旱或雨季应注意及时浇水和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树势。注意修剪,改善通风透光。
4、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落花后及采果后及时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也可用硫酸锌石灰液,即硫酸锌0.5kg,消石灰2kg,加水120kg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