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细菌性穿孔病

作者:sdyth100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病害名称细菌性穿孔病   别名:    分类细菌病害  

病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枝。叶片受害,开始时产生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整圆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胶粘的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部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仅有一部分与叶片相连,很易脱落形成穿孔(11-7)。枝梢受害后,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 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称夏季溃疡。春季溃疡在去年夏末秋初病菌就已感染,病斑油浸状,微带褐色,稍隆起;第二年春季逐渐扩展成为较大的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组织内有大量细菌繁殖。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溢出黄色的菌脓。夏季溃疡是在夏季发生于当年抽生的嫩梢上,开始时环绕皮孔形成油浸状、暗紫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或紫黑色,周缘隆起,中央稍下陷,并有油浸状的边缘。果实被害,产生暗紫色圆斑,边缘有油浸状晕环。病斑表面和它的周围常发生小裂缝,严重时发生不规则的大裂缝。

发病条件:

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大风和重雾,能促进病害的盛发。

侵染循环

病原细菌主要在春季溃疡病斑组织内越冬,次春气温升高后越冬的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从病组织溢出菌脓,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叶上的气孔和枝梢、果实上的皮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在多雨季节,初侵染发病后又可以溢出新的菌脓进行再侵染。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梅雨期蔓延最快。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扩展过程。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土壤粘重和雨水较多时,要筑台田,改土防水。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夏修剪时,及时剪除病枝,清扫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药剂防治可参考桃细菌性穿孔病。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