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柑橘黄龙病 别名: 无 分类: 细菌病害
病状:
一种类细菌引起的病害,为国内外检疫对象。枝、叶、花、果、根均可表现症状,尤以夏、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树冠顶部新梢先黄化,逐渐向下发展,1-2年后全株发病,3-4年后彻底失去经济价值。病株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症状类似缺硼。病树开花早而多,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部枝叶发病情况对应。果实受害表现畸形、着色不均,常表现为“红鼻子”果。也可为害柚子,症状同上。
发病条件:
1、春、夏季多雨,秋季干旱时发病严重。
2、施肥不足,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发病重。
3、木虱为害严重的,黄龙病发病重。4-8年生树发病重。
侵染循环:
病菌在树体内,主要通过接穗、苗木和虫媒木虱传播。气候条件对该病发生没有影响,但影响传病虫媒木虱的发生与消长。5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最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杜绝病苗、病穗传入无病区和新建的桔园。
2、在无病区设置苗圃,培育无病苗木。苗圃要与桔园相距2km以上。砧木种子采健康母本树,播种前砧木种子用50-52℃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6℃温水浸泡50分钟。接穗选自无病毒的高产优质母树,或用l000mg/kg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嫁接。
3、防治传毒媒介。嫩梢抽发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
4、病树治疗。重病树立即挖除;轻病树,可在主干基部钻孔,深达主干直径的2/3,从孔口注射药液,每株成年树注射1000mg/kg盐酸四环素液2-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