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灰霉病 别名: 病害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黄瓜灰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产生水渍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并逐步向幼瓜扩展,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
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形成直径15-20毫米的大型病斑。茎蔓染病后,茎部腐烂,瓜蔓折断,引起烂秧。
发病条件:
1、高湿(相对湿度94%以上)、较低温度(18~23℃)、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容易发病。
2、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足90%时,停止蔓延。因此,此病多在冬季低温寡照的温室内发生。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于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黄瓜结瓜期是病菌侵染和发病的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加强通风换气,浇水适量,忌在阴天浇水,防止温度过高;注意保温,防止寒流侵袭。
2、药剂防治:选用嘧菌环胺、腐霉利、聚砹嘧霉胺、硫菌霉威、苯菌灵、代森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