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火龙果茎枯病 别名: 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主要危害茎。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口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
发病条件:
1、湿度过大的阴雨温暖气候有利于发病。
2、田地低洼积水,空气流通性差湿度大,蛞蝓啃食,节点损坏,或农家肥不充分腐熟,会增加发病率。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在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借雨水溅射及昆虫传播,遇适当寄主时萌发侵入伤口危害。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优质品种,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从而减少田间病源。
3、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造成根系长期缺氧状态而死亡,喷灌造成果园湿度增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滴灌技术,起垄栽培,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4、药物防治,可喷洒波尔多液、施保克、施保功、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