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作者:山东盛大生态肥业集团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病害名称细菌性穿孔病别名: 病害分类细菌病害  

病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新梢。

    叶片感病,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圈,边缘有裂纹,最后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孔缘不整齐,严重时穿孔连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空气潮湿时,病部常溢出黄色脓状物即黄色菌源,最终导致叶片早脱落。  

果实感病,幼果期感病果面无明显病斑,但果实呈僵果状,残留于树上不再膨大,最终幼果干枯缩小,呈黑褐色,坏死但仍悬于树上。果实生长中后期感病,病斑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圆形小斑,直径约1毫米,逐渐扩大后呈暗紫色或深褐色,中央稍凹陷,潮湿时病斑上溢出黄白色黏质物,也可产生不规则裂纹,病斑多时连成一片,果面龟裂。在潮湿的条件下,易遭受其他腐生菌侵染,导致果实腐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发病条件:

1.气候温暖、多雨或多雾季节发病严重。

2.树势衰弱,排水、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的桃园发病重。

3.虫害严重时,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严重。

侵染循环

桃细菌性穿孔病病菌在枝条病组织内、落叶上越冬,主要在春季溃疡病斑内越冬,故以春季枝溃疡为主要初侵染源。春季随气温的上升潜伏在病组织内的细菌开始活动,当气温15℃时(桃树开花前后),病原菌从溃疡中溢出,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叶片气孔、枝条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细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28℃,一般于5月份发病,10-11月份在被害枝梢上越冬。

防治方法:

1.开春后要注意开沟排水,达到雨停水干,降低空气湿度。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加内堂疏枝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清园修剪,彻底剪除枯枝、病梢,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除越冬病菌。

2.芽膨大前期喷1:100倍式波尔多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300-500倍液等药剂杀灭越冬病菌。

3.展叶后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者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