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茶饼病别名: 叶肿病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嫩叶上初发病为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成淡黄褐色或紫红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2~10毫米, 叶背病斑呈饼状突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 最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溃疡状, 偶尔也有在叶正面呈饼状突起的病斑, 叶背面下陷。叶柄及嫩梢被感染后, 膨肿并扭曲, 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花蕾及幼果偶尔发病。
发病条件:
1、山地茶园在适温高湿、日照少及连绵阴雨的季节, 最易发病。
2、低洼、阴湿、杂草丛生、采摘过度、偏施氮肥、不适时的台刈和修剪以及遮荫过度等, 也利于发病。
3、通常小叶种表现抗病, 而大叶种则表现为感病, 大叶种中又以叶薄、柔嫩多汁的品种最易感病。
侵染循环:
以菌丝体潜伏于病叶的活组织中越冬和越夏。翌春或秋季, 平均气温在15~20℃, 相对湿度85%以上时, 菌丝开始生长发育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初侵染, 并在水膜的条件下萌发, 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寄主组织, 在细胞间扩展直至病斑背面形成子实层。担孢子成熟后又飞散传播进行再次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勤除杂草,清除遮荫树木,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抑制发病;
2、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茶树抗病力;及时采茶,清除病原,减少病害;
3、冬季或早春及夏季结合茶园管理摘除病叶,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消灭越冬病菌。如果桧柏类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应在桧柏树上喷杀菌农药,消灭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
4、采摘茶园可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十三吗啉乳油1000~2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500~1000倍液等喷雾进行防治,10~15天酌情再喷1次。
5、非采摘茶园或幼龄茶园也可选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2~0.5%硫酸铜液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