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茶赤叶斑病别名: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主要为害叶片。嫩叶、成叶、老叶均可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产生浅褐色病斑,后扩展到半叶或全叶,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呈深红褐色至赤褐色,边缘具深褐色隆起线,与健康部分界很明显,后期病部生出略凸起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条件:
1.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5—6月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
2.茶园缺水,茶树水分供应,抗性下降易诱发该病。
3.台刈及修剪后抽生嫩枝多,采摘不净留叶多或夏季干旱,蒸腾,根部供水不足,易遭受病菌侵染。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茶树病叶组织里越冬。翌年5月开始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及水滴溅射传播,侵染成叶引起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多施有机肥;夏季干旱要及时灌溉,合理种植遮阴树,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日灼。
2、夏季高温干旱到来之前,可喷洒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3、提倡施用酵素菌或史丹利功能性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保水保肥,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