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茶树缺素诊断

作者:山东盛大生态肥业集团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1 缺氮: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叶绿素、酶、维生素及卵磷脂的主要组成元素。 

一、缺氮症状:     

    生长减缓,新梢萌发轮次减少,叶小而薄→ 下部老叶由绿→黄→黄白色→开始脱落→上部新叶逐渐失绿转黄→顶芽枯死,侧芽不发→茶树矮小→开花结实增多→新梢生长停止→全株枯萎。

    

二、发生条件:

1.土壤中氮营养元素不足,使茶树无法吸收到所需的数量。

2.土壤中营养成分的不平衡,作物体内的正常代谢要求各营养元素含量保持相对平衡,否则会出现代谢紊乱,引起缺氮。

3.采摘不合理。生产上在茶树生长盛期,取第3片叶进行分析,含氮小于3%表示缺氮。

 三、矫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一般正常施肥管理的果园多不发生缺氮症;

在雨季和每季采茶结束后,树体需要大量氮素以供树体恢复和下次芽叶萌发,可追施劲素高氮复合肥。

2、缺磷 

磷是细胞中核酸、核苷酸、核蛋白、磷脂类,以及许多辅酶的重要成分,因此,它与细胞分裂活动有密切关系。磷也是酶与辅酶的重要成分,因此它与光合、呼吸以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运转都有关系,特别是起着细胞中能量贮存、传递功能的三磷酸腺苷与二磷酸苷等化合物,都是含磷的化合物,在茶树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磷在树体内容易移动,在代谢旺盛的幼嫩部位中含量特别多。缺磷对生长与合成作用的影响最大。

一、症状:

      茶园缺磷初期,茶树生长缓慢,茶叶产量、品质下降,接着根系生长不良,吸收根提早木质化,逐步变成红褐色,吸收能力明显减退。随后地上部的嫩叶逐渐出现暗红色或紫红色,以叶柄最为严重。如果缺磷进一步发展,老叶失去光泽,并由绿色逐步变为暗绿或暗红色,每到严冬症状加剧。严重缺磷的茶树嫩叶由暗红转为黄白色,茎叶生长缓慢,分枝少,植株矮化,花果少或没有花果,生育处于停滞状态。   

   

 

二、发生条件: 

1.土壤中营养元素不足,使茶树无法吸收到所需的数量。

2.土壤中营养成分的不平衡,作物体内的正常代谢要求各营养元素含量保持相对平衡,否则会出现代谢紊乱,引起缺磷。

3.采摘不合理。生产上在茶树生长盛期,取第3片叶进行分析,五氧化二磷小于0.26%一0.4%表示缺磷。

三、矫治方法:

要着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对磷的固定能力,可以施用史丹利产品劲素的生物有机肥。此外磷素缺乏矫治的方法还有地面撒施于叶面喷施磷肥。磷肥类型的选择,取决于若干因子:酸性土壤适用的磷肥类型较广泛;劲素有机肥中含有持久性较长的有效磷,可在各种季节施用。也可条施或撒施高磷复合肥,叶面喷施常用的磷肥类型有劲素大量元素水溶肥21-21-21等。

3、缺钾:

钾在树体内呈离子状态存在,因此水溶性强。钾并不是茶树有机物的组成部分,但茶树的正常生长需要大量的钾,它起着一种催化剂或辅助功能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多种酶反应。钾还能促进茶树更好地利用光能。严重缺钾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而呼吸加强,由此使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使淀粉与脂肪酸都不能合成。此外,钾也与糖分的运转有关。钾在细胞内能调节盐类浓度(渗透压),能缓冲茶树体内的有机酸。此外,钾能增强茶树抗逆力。

一、症状

    缺钾的茶树,通常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下降。缺钾症状最先表现在植株新成熟的叶片上,而未成熟的幼龄叶片症状不明显。缺钾严重时,首先嫩叶褪绿,逐步变成淡黄色,叶薄而小,对夹叶增多,节间缩短,叶脉及叶柄逐步变粉红色;接着老叶叶尖变黄,并逐步向基部扩大,然后叶片边缘向上或向下卷曲,叶质变脆,提早脱落。因此缺钾使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效性降低,新叶形成率下降,叶面积减少,以致产量下降。同时缺钾会使茎的发育变慢,分枝稀疏瘦弱。在极度缺钾的情况下,植株呈现“枯梢”。缺钾的鉴别性症状是近叶缘的叶脉由淡黄色变为黄褐色或褐色,引起“钾焦”。此外,缺钾茶树也易感染病虫害,冬季耐寒性明显减弱,易受霜冻害而呈黑紫色。   

二、发生条件

1.土壤中速效钾不足,使茶树无法吸收到所需的量。

2.土壤中营养成分的不平衡,作物体内的正常代谢要求各营养元素含量保持相对平衡,否则会出现代谢紊乱,引起缺钾。

3.采摘不合理。生产上在茶树生长盛期,取第3片叶进行分析,第3片叶氧化钾小于15%一18%表示缺钾。

三、矫正方法

矫治土壤缺钾,通常可采用土壤施用钾肥的方法,土壤施用钾肥,主要是在植株根系范围内提供足够的钾素,使之对植株直接有效。此外,根外喷布充足的含钾的盐溶液,也可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缺钾具体补救措施:在两次采摘之间,沟施劲素或硫酸钾型高钾复合肥,或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

4、缺镁:

镁主要存在于幼嫩的器官和组织中,树体中镁的含量以根较高,其次是芽叶,枝干含量较低。镁是茶树叶片中叶绿素的核心成分,它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和磷酸化过程,同时它对茶叶坏已六醇的形成和积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镁还有促进呼吸和茶树对磷的吸收作用。因此,镁是茶树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元素。镁在树体内还是有效的酶催化剂。
一、症状

 上部新叶绿色,下部老叶干燥粗糙,上表皮呈灰褐色,无光泽,有黑褐色或铁锈色突起斑块。中期老叶灰白或棕黄色,叶尖、叶缘开始坏死。后期幼叶失绿,老叶全部变灰白,出现严重的缺绿症。有的老叶表面有点状锈色病斑;顶芽生长缓慢或停止。 但病叶多集中在中层老叶。茶树缺镁时,症状首先出现在较老的叶片上,然后逐渐发展到幼叶,其特征是在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纹。严重时,发展成黄化叶。叶片含镁01%以下时可视为缺镁。 

 

二、发生条件

1.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不足。茶园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低于40mg/kg即为缺镁。

2.土壤过度酸化。镁在酸性强的土壤中容易淋失。

3.土壤镁营养出大于入, 消耗过甚。

4.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加剧了土壤镁营养的失衡。盲目大量使用化肥的问题, 这使得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恶化,氮、磷、钾比例失调,影响了茶树对镁的吸收。

三、矫正方法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合理选用镁肥,增加土壤镁含量;叶面喷施镁肥如史丹利大量元素水溶肥,救治茶树缺镁。

6、缺铁:

铁参与茶树的光合作用,影响生长发育。铁是细胞色素成分,是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成分,是铁氧化还原蛋白和叶绿素形成中某些酶的辅基或催化剂,而这些辅基中既含有氮,也含有磷,故缺铁时这些辅基的形成受到抑制,氮、磷的需要量及吸收量也就显著下降。铁还能加速物质的氧化还原过程,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茶树缺铁时,植株呈现缺绿症状,同时光合作用效率极低,影响生长和花蕾的形成。
一、症状

茶树缺铁失绿症首先表现在茶树顶端的嫩叶上。缺铁初期,顶端变黄,嫩叶花白色,但叶脉仍呈绿色,老叶不受影响;缺铁中期,整个新梢白色,叶脉也失绿;缺铁后期,嫩叶嫩叶开始枯死,但不焦黄。

                      

二、发生条件

1.土壤中有效铁含量不足。

2.土壤盐渍化。

3.土壤铁营养出大于入, 消耗过甚。

4.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加剧了土壤铁营养的失衡。磷肥使用过量会诱发缺铁症状。

三、矫正方法

在茶树生产中,通常采用改良土壤、土施硫酸亚铁或叶面喷施螯合铁等方法防治缺铁黄化症。目前在茶树方面缺铁症状不普遍。

7、缺硼:

硼是茶树形成果胶酸钙不可缺的成分,它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在树体内还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贮存,络氨酸的转化,有利于核酸和ATP的形成,因而硼直接关系到分生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

一、症状

初期嫩叶革质增厚,表皮粗糙无光泽,叶尖叶缘出现花白色病斑,逐渐向主脉和叶基发展,病斑与好组织相镶嵌。后期叶柄主脉破裂,有环状突起;顶芽枯死,侧芽簇生,幼叶分化不完全,叶小节短。

  

二、发生条件

红壤和砂壤茶园一般容易缺硼。土壤有效硼含量低,天气干旱时,土壤水分亏缺,硼的移动性差、吸收受到限制,容易出现缺硼症状;氮肥过量施用,引起氮素和硼素比例失调,茶树缺硼加重。

三、矫正方法

矫治土壤缺硼常用土施硼砂、硼酸的方法,因硼砂在冷水中溶解速度很慢,不宜供喷布使用。也可喷施史丹利或第四元素、劲素的大量元素水溶肥。

8、缺钼:

茶树缺钼会抑制氮代谢的进行,致使芽叶变黄失绿、阻碍伸展。钼是硝酸还原酶的辅基成分,是酸式磷酸酶的专性抑制剂,黄酮物质氧化—还原的催化剂,并参与抗坏血酸的形成。钼还可以提高茶园土壤自生固氮菌的固氮能力,这对提高土壤含氮水平,保持茶园氮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症状

初期新叶和顶芽出现淡而规则的黄棕色花斑,病斑中央有锈色小圆点,病斑小而密集。由小变大,由深变浅。后期主脉两侧病斑扩大成块状,组织坏死,呈灰白色,死组织的周围为焦红色,进而主脉枯死,病叶脱落。长期缺钼的茶树植株矮小,根系生育不良。

二、发生条件

一般缺钼发生在酸性土壤上,淋溶强烈的酸性土,锰浓度高,易引起缺钼。此外,过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降低钼的有效性;磷不足、氮量过高,也易引起缺钼。

三、矫正方法

缺钼矫治有效方法是喷施钼酸铵溶液,为防止新叶受药害,一般在茶叶采摘间歇期间喷施。对缺钼严重的植株,可适当加大浓度和次数,与磷肥结合施用效果更好。

9、缺锌:

锌在茶树生理生化机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调节树体内糖的转化,其作用几乎牵涉到茶树生长发育的所有过程,影响生长、发育、衰老、抗寒和抗病等多方面。锌还是一些重要的谷氨酸脱氢酶的组成部分,也是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催化剂,对磷酸核酮糖羟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羟化酶和碳代谢的脱氢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锌能增强茶树根系对氮和磷的吸收力,从而促进茶树萌芽及旺盛生长,增加茶树生长势。因此茶树缺锌时,新梢生长严重受抑,光合作用、氮代谢都会受到阻碍。锌又能诱导幼龄茶树增生较多的根。用锌液处理过的扦插苗,根系发育良好。
    
一、症状

 初期嫩叶出现黄色斑块,叶狭小或萎黄,叶片两边产生不对称卷曲或是镰刀形,刚成熟的新叶中部出现淡黄色小点,中央白色。中期黄点迅速扩大,黄白色花斑更鲜明。后期叶小而落皱扭曲,病叶的叶缘和主脉开始焦枯,由黄白色花斑变为灰白色斑,甚至脆裂成空洞;继而病叶脱落。新梢发育不良,出现莲座叶丛,植株矮小,茎节短,根系发黑枯死。

 

二、发生条件

茶园土壤pH过低和土壤淋溶大容易造成茶树缺锌;连年土壤出大于入,有效锌含量连年降低;磷肥施用过量也会导致土壤缺锌。

三、矫正方法

增施有机肥,条施史丹利锌动力复合肥,和配合喷施劲素大量元素水溶肥或喷施硫酸锌。 

10、缺猛:

 茶树体中含锰量与铝一样,较其他作物要高,其中老叶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芽,茎和根系的含量最低。
  细胞生命的所有形式都需要锰,它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在树体物质代谢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锰还能促进茶树根系中硝态氮的还原作用,使吸收的硝态氮迅速地转化成铵态氮,进而合成氨基酸。它也是苹果酸酶、C-羧化酶、柠檬酸脱氢酶等的催化剂,同时和树体内氧化还原不可缺少的半胱氨酸胱氨酸反应有关。锰对增强茶树呼吸强度,提高维生素C及茶多酚含量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锰还是叶绿素合成所必需的物质,因此能促进茶树光合作用。锰在体内也是比较难移动和再分配的一种元素。茶树表现缺锰症状常常和土壤的碱性反应相联系。茶园锰浓度过高对茶树吸收铁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一、症状

初期幼叶叶脉间形成杂色或黄色的斑块(从叶缘向内蔓延),而叶脉和斑块周围仍为绿色,成熟新叶轻微失绿,叶尖、叶缘和锯齿间出现棕褐色斑点,斑中央有红色坏死点,周围有黄色晕轮,斑块逐渐向主脉和叶基延伸扩大,随之斑块毗连成片;叶尖叶缘开始向下卷曲,易破裂。后期病叶脱落,顶芽枯死。

        

二、发生条件

1.碱性土壤中锰易成为不溶解状态,代换性和有效态锰含量少,易发生缺锰症。碱性土壤中铁和锌的有效性亦低,因此,常伴随发生缺铁和缺锌症。

2.有机质多的酸性土壤中,代换性或有效态锰含量虽高,但锰易流失,易发生缺锰症。在强酸性砂质土壤中,锌、铜、镁等也易流失,常伴随发生缺锌。缺铜和缺镁症。

3.过多施用氮肥或土壤中铜、锌、硼过多,影响锰的吸收利用,诱发缺锰症。

4.冷湿土壤中锰易变为无效态,而在温度较高。土壤较干旱情况下则锰易变为有效态,使还原态锰增加,形成锰过剩。

三、矫正方法

1.土施或喷施硫酸锰、氧化锰或碳酸锰;

2.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防止土壤过度酸化;

3.加强肥水管理。

11、缺铜:

铜是有生命的所有细胞形式所必需的,是茶树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组成成分。铜还可以提高茶叶叶绿素的稳定性,促进光合反应的进行。所以,在茶树地上部凡是叶绿素含量高的部位,其铜的含量也高。此外,在茶树脂肪代谢过程中,铜黄蛋白具有催化作用。缺铜茶树的氧化还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脂肪代谢受到抑制,生长受阻。生长在缺铜土壤中的茶树,会出现顶芽枯萎,失绿变白,叶绿素含量减少等症状。
    一、症状

初期在成熟叶上出现形状规则、大小不等的玫瑰色小圆点,中央白色;中期病斑转为橘黄色,随即出现白色的坏死病斑。后期病叶严重失绿,病斑扩大,叶缘坏死,但主脉仍为绿色。

     

二、发生条件

1.铜营养缺乏症最易发生在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泥炭土及高pH值的土壤上,这些土壤中铜的有效性往往偏低。

2.其次是施肥不当,施用氮肥过多,常导致生育后期植株叶色浓绿,群体过于繁茂,易发生缺铜不实。

3.砂质茶园茶园容易缺铜。

三、防治方法

铜肥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是硫酸铜。多采用叶面喷施,喷施浓度一般为0.020.05%。施用硫酸铜后茶多酚含量增加。

改良土壤,加强肥水管理。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