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生产100kg大豆吸收的肥料量:
N 8.3kg
P2O5 1.64kg
K2O 3.92kg
由于大豆能通过根瘤菌固氮提供50%左右的氮素,因此氮素不宜多施。
喜磷:土壤有效磷15ppm以下,施磷增产,低于2-3 ppm,施磷肥增产显著。磷的吸收在分枝至盛花期,鼓粒后期至成熟出现两个高峰。一般认为,在缺氮的地方,早期施氮可促进幼苗迅速生长。大豆幼苗期是需氮关建时期,播种时施用少量的氮肥能促进幼苗的生长。磷有促进根瘤发育的作用,能达到“以磷增氮”效果。在生育初期磷主要促进根系生长,在开花前磷促进茎叶分枝等营养体的生长。开花时磷充足供应,可缩短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磷不足,落花落荚显著增加。钾能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使茎秆坚强不倒伏。
不同时期需肥规律
生育时期 | N | P | K |
苗期—初花期 | 20% | 17% | 43% |
开花—鼓粒期 | 67% | 70% | 40% |
鼓粒—成熟期 | 13% | 13% | 17% |
施肥方法
合垄时, 施底肥,占施入化肥总量的30%~40%,施在种子下10~16厘米深处。播种时,种肥占化肥总量60%~70%,施于种子下5厘米处。每亩施入复合肥总量20公斤左右。选用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要求含氮10%、磷22%、钾8%,即NPK=10-22-8。
大豆除深施肥外还必须要根据大豆的需肥特点做到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农家肥和化肥配合,种肥、底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建议每亩使用农家肥1~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