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大葱褐斑病别名:叶尖黄萎病病原: 真菌病害
病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生梭形病斑,长10~30毫米,宽3~6毫米,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囊壳。严重时病斑融合,致叶片局部干枯。
发病条件:
1、气温18~25℃,相对湿度高于85%及土壤含水量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生长势衰弱的重茬地发病重。2、南方终年均见为害,多雨高湿季节发病重。北方5-10月均可发生。
侵染循环:
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葱地过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
2、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