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名称:温室白粉虱 害虫别名: 分类: 半翅目粉虱科
为害特点:
成虫及若虫多在叶背吸食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褪绿、变黄,造成植株生长衰弱甚至萎蔫死亡,还可传染病毒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刺吸式口器,翅及胸背披白色粉,翅合拢成屋脊状,淡黄白色或白色。
卵长椭圆形,长约0.2-0.25毫米,基部有卵柄,产于叶背,初产淡黄色,近孵化时变褐变黑。
幼虫(或称若虫)椭圆形、扁平,体长0.8毫米,淡黄或深绿色,体表有长短不齐的蜡质丝状突起。
伪蛹椭圆形,长约0.7-0.8毫米,中间略隆起,黄褐色。
发生规律和习性:
1、白粉虱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多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
2、白粉虱可两性生殖,也可孤雌生殖。
3、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不易脱落,成虫还具有趋黄性。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植株残体、杂草减少虫源。
2、具有相同虫源的植物不要邻近种植。
3、悬挂黄板诱杀成虫。
4、夏季高温闷棚,温度大于40摄氏度,成虫可死亡。
5、交替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嗪、联苯菊酯等药物,延迟其抗药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