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辣椒疫病别名: 病害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辣椒疫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茎,其中茎基部发病最为严重。
幼苗染病茎基部呈水浸状暗褐色软腐缢缩,致幼苗折倒,后枯萎死亡。
叶部染病形成暗绿色近圆形病斑,扩大后边缘黄色,湿度大可见白霉,叶片软腐脱落。
茎染病多发于茎基部及枝杈,最初产生暗绿色病斑,后扩展为黑色斑,与周围形成明显分界,染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自下而上枯萎,枝茎易折断。
果实染病,多从蒂部或果缝处开始,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生长白色霉状物,很快扩展至整个果实,果肉软腐,病果失水干缩挂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
发病条件:
1、高温高湿条件易发病。
2、连续阴雨天气,或久旱灌水病害易流行。
3、重茬地、低洼积水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
侵染循环: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附在种子或附在病残体上在土壤中越冬,可借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传播,侵染植株产生的孢子囊,经风雨及气流可反复侵染。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注意轮作,药剂拌种(甲霜灵.锰锌)。
2、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排水。
3、温室栽培注意控温控湿,及时通风。
4、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
5、可用代森锰锌、炳森锌、烯酰吗啉、百菌清等药物交替喷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