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
1、缺氮症状:
叶片小而薄,叶柄与茎之间的夹角小,呈直立状,植株长势弱,叶片稀疏,下部叶色变淡,黄化,严重时干枯脱落,花蕾停止发育并变黄,心叶变小,果实小且易出现畸形。
2、发生条件
茄子氮肥需求量大,施用氮肥少,土壤中含氮量低、降雨多、氮素淋溶多时易造成缺氮。
3、矫正方法
合理施用有机肥,及时补施氮肥,或叶面喷施高氮肥料,雨后及时补充肥料。
二、磷
1、缺磷症状:
茎秆细长,纤维发达,花芽分化和结果期延长,叶片变小,叶色变深,叶脉发红。果实不能膨大,植株长势弱,生长发育中后期,下部叶片提早老化,叶片和叶柄变黄。
2、发生条件
磷肥施用偏少,苗期遇低温会影响磷的吸收,排水不良,地温过低,土壤偏酸或紧实易发生缺磷。
3、矫正方法
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底肥重视磷肥的使用,缺磷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5%过磷酸钙浸提液,可缓解缺磷症状。
三、钾
1、缺钾症状
轻微缺钾时,下部叶片发黄发软,易感染病害。严重缺钾时,下部叶片的叶脉间出现淡绿色和黄色斑点,有时也表现为叶缘褪绿,果实不能正常膨大。
2、发生条件
施用钾肥量少,土壤中含钾量低,果实膨大需钾肥多,供应不足发生缺钾。
3、矫正方法
合理施用钾肥,在茄子坐果膨大期注重钾肥的施用,叶面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可缓解缺钾症状。
四、钙
1、缺钙
主要表现在上部叶片,顶部生长发育受阻,植株生长缓慢,生长点畸形,幼叶叶缘失绿,叶片的网状叶脉变褐,呈铁锈状叶,叶脉间变黄褐色。缺钙还经常导致茄子发生脐腐病。
2、发生条件
土壤过量施用速效氮或钾肥,会阻碍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干湿不均,也会阻碍对钙的吸收,酸性土壤易发生缺钙。
3、矫正方法
栽培过程中,避免偏施氮肥、钾肥,钙为不可移动元素,主要靠根系吸收,在基肥中注意施用。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在酸性土壤上可增施含钙肥料。发生缺钙时,及时叶面喷洒水溶钙,可缓解缺钙症状。
五、镁
1、缺镁症状
植株矮小,果实附近的叶片首先出现症状。茄子缺镁是从下部叶片褪绿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有时叶片还伴有橘黄、紫红等杂色。严重时,脉间出现褐色坏死斑,直至整个叶片干枯死亡、脱落。
2、发生条件
土壤有机质少,土壤本身镁不足,地低温、土壤酸性、氮肥使用过多,易造成植物缺镁。
3、矫正方法
注意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镁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出现缺镁症状时,及时叶面喷施0.2~0.3%硫酸镁溶液,可缓解缺镁症状。
六、铁
1、缺铁症状
发生在植株的顶端,幼叶和新叶呈黄白色。
2、发生条件
根系生长弱阻碍了对铁元素的吸收或土壤酸性条件下易发生缺铁现象。
3、矫正方法
增施有机肥,疏松土壤促进茄子根系生长,出现缺铁时,可叶面喷施0.5%~1%硫酸亚铁溶液,可缓解缺铁症状。
七、锌
1、缺锌症状
叶小呈丛生状,新叶上有黄斑,逐渐向叶缘发展,致全叶黄化。
2、发生条件
土壤偏碱,磷含量过高,生成难溶性的锌,影响了对锌元素的吸收。
3、矫正方法
不要过量使用磷肥,调节土壤pH,出现缺锌时及时叶面喷施0.1%硫酸锌水溶液,可缓解缺锌症状。
七、硼
缺硼时,自顶叶开始黄化、凋萎,顶部茎叶发硬,顶端茎及叶柄折断且内部变黑,茎上有木栓状龟裂。果肉和靠近花萼处的果皮变褐。
2、发生条件
根系受损硼吸收受阻,土壤本身硼元素缺乏。
3、矫正方法
缺硼时用0.05%~0.2%硼砂溶液叶面喷施,可缓解缺硼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