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名称: 蓟马 害虫别名: 分类: 缨翅目蓟马科
为害特点:
茄子上的蓟马一般是瓜蓟马和西花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嫩叶、幼茎、嫩芽及花果汁液,使叶片表现出锈色无光泽现象,严重时引起嫩稍卷曲变硬,果实遭害后果表硬化,严重时引起落果现象。
形态特征:
蓟马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口器锉吸式,体型微小,体长0.5-2mm,若虫呈白色或黄色,成虫棕色。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雌虫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偶有两性生殖,世代交替,温室条件下一年可发生12代以上。
发生规律和习性:
1、昼伏夜出,晴天中午多隐蔽于叶片下,早晚到叶面活动,有趋嫩趋蓝性。
2、产卵于植物的叶肉组织内,若虫需化成伪蛹落入土壤中发育成成虫。
3、土壤干燥松软利于伪蛹入土发育成成虫。
4、此外温暖干旱条件下易发生此虫害。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杂草老叶,最大可能消灭越冬幼虫及虫卵。
2、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苗。
3、利于蓟马的趋蓝性,设置蓝色粘虫板诱捕成虫。
4、利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交替使用,每次间隔一周左右,连续用药3次以上,建议下午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