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小麦叶枯病

作者:sdyth100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病害名称小麦叶枯病       别名:      分类真菌病害  

病状:

小麦叶枯病多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初发病叶片上生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以后迅速扩大,形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逐渐向上发展。在晚秋及早春,病菌侵入寄主根冠,则下部叶片枯死,致使植株衰弱,甚至死亡。茎秆和穗部的病斑不太明显,比叶部病斑小的多。分生孢子器也稀少。多数叶枯病菌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后灌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危害时期。

发病条件: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程度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菌源数量、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

1、气象因素: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叶枯病的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相对湿度>80%),且有较高的温度(18-25)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行。

2、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麦田浇水过多,生长后期大水漫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

3、菌源数量: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

侵染循环

在冬麦区,病菌在小麦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夏,秋季开始侵入幼苗,以菌主主体在病株亡越冬。来年春季,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在春麦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小麦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季小麦播种后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禁忌大水漫灌。

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0.3%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

3、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

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对水50公斤均匀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视田间病情防治1-2次。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