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玉米蚜

作者:sdyth100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害虫名称玉米蚜       害虫别名蜜虫、腻虫 分类同翅目蚜科  

为害特点:

玉米蚜在玉米苗期群集在心叶内,刺吸为害。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mm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

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mm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腹管前各书有暗色侧斑。触角6节比身体短,长度为体长的1/3,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卵椭圆形。

发生规律和习性

1、中国从北到南一年发生1020余代,在河南省以无翅胎生雌蚜在小麦苗及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4月底5月初向春玉米、高粱迁移。玉米抽雄前,一直群集于心叶里繁殖为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雌穗上繁殖为害,扬花期是玉米蚜繁殖为害的最有利时期。适温高湿,即旬平均气温23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玉米正值抽雄扬花期时,最适于玉米蚜的增殖为害,而暴风雨对玉米蚜有较大控制作用。杂草较重发生的田块,玉米蚜也偏重发生。

2、玉米蚜在长江流域年生20多代,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或以孤雌成、若蚜在禾本科植物上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45月麦子黄熟期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春玉米、高粱、水稻田繁殖为害。华北5—8月为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多。在江苏玉米蚜苗期开始为害、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后,有翅胎生雌蚜在玉米叶片背面为害,繁殖,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玉米上部蔓延,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花上群集为害,条件适宜为害持续到9月中下旬玉米成熟前。植株衰老后,气温下降,蚜量减少,后产生有翅蚜飞至越冬寄主上准备越冬。一般89月份玉米生长中后期,均温低于28,适其繁殖,此间如遇干旱,易造成猖獗为害。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蚜虫越冬和繁殖场所,减少虫源。

2、喷施抗蚜威、吡虫啉、毒死蜱、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防治。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