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水稻白叶枯

作者:sdyth100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名称:白叶枯       别名:白叶瘟、过火风        分类:细菌病害  

症状:

一、普通型(叶枯型)

    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扩展为短条斑,再延伸扩展为长条斑,有的可直达叶基部或叶鞘,病健部分界明晰,呈波纹状,条斑从黄褐色最终转呈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湿度大时,病部常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二、急性凋萎型:主茎或2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部常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三、黄化型:不常见,一般于成株新叶上发生,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叶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易脱落。

发病条件:

1.水稻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间抗性:糯稻>粳稻>籼稻。 同一品种,分蘖前期较抗病,孕穗期和抽穗期最感病 

2.气候因素:发病最适温度2530RH80%时,有利于此病的发展;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特别是暴风雨与洪涝常引起严重发病。

3.耕作与栽培措施:漫灌、串灌、深水灌溉有利于病菌传播和侵入,降低水稻抗性,易发病。过量或过迟施用氮肥,或绿肥埋青过多,发病重。

侵染循环:

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病。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病菌借灌溉水、风雨传播距离较远,低洼积水、雨涝以及灌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晨露未干病田操作造成带菌扩散。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石灰水浸种方法同稻瘟病;也可用50%代森铵乳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

2、处理病稻草,防止病菌流入稻田。

3、改进栽培技术。搞好秧田管理,培育无病壮秧。大田期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防止长期灌水和串灌、漫灌;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后期追肥不宜过多,以防贪青降低抗病性。

4、药剂防治。抓住秧田期、发病中心和孕穗期进行防治。药剂种类有以下几种: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或用50%代森铵乳剂1000倍液,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以上药剂秧田期用药液量4050公斤;本田期6075公斤。一般间隔710天喷一次,根据发病情况确定防治次数。注意喷匀及用药安全生育期,以防产生药害,代森铵抽穗后不宜使用。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