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
病害名称: 马铃薯早疫病别名:轮纹病病害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块茎,多从下部老叶开始。
叶片受害:初期有一些零星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同心轮纹,周围有狭窄的褪色环晕;潮湿时斑面出现黑霉;严重时,连合成黑色斑块,叶片干枯脱落。
块茎受害:块茎表面出现暗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稍凹陷、病斑,边缘明显,病斑下薯肉组织变成褐色干腐。
发病条件:
1、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是翌春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
2、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要求气象条件并不十分严格,一般年份都能发生。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C,当叶片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时,有利于发病。
3、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缺肥,植株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病。
侵染循环:
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其主要侵染体是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微风、雨水溅流,传染到寄主上,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通过气孔、伤口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
1、选种早熟耐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长势;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减少病源。
2、发病初期,选择百菌清、代森锰锌、代森锌、异菌脲、嘧菌酯等进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