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天蛾,拉丁学名Clanis bilineata。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属。展翅宽105~120mm。主要特征是胸部背侧中央有1条黑褐色纵线。上翅为较单纯的褐色,翅膀末端有1个小型的三角形黑褐色斑。雌雄差异不明显。近似种为葡萄天蛾及锯线天蛾。 成虫出现于4至10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夜晚具趋光性。豆天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等。
为害症状
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大豆叶,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刻,高龄幼虫食量增大,严重时,可将豆株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荚。
豆天蛾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⑴选种抗虫品种,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
⑵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
⑶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可以减轻为害。
⒉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
⒊生物防治
用杀螟杆菌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量80~100亿)稀释500~700倍液,每亩用菌液50千克。
⒋药剂防治
⑴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或2%西维因粉剂,每亩喷2~2.5千克。
⑵喷雾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