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大豆霜霉病

作者:sdyth100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危害症状  

由霜霉菌侵染大豆地上部引起的真菌病害。

病苗子叶无症,第一对真叶从基部开始出现褪绿斑块,沿主脉及支脉蔓延,直至全叶褪绿。以后全株各叶片均出现症状。花期前后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最后病叶变黄转褐而枯死。叶片受再侵染时,形成褪绿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小点,背面产生霉层。受害重的叶片干枯,早期脱落。豆荚被害,外部无明显症状,但荚内有很厚的黄色霉层,为病菌的卵孢子。被害籽粒色白而无光泽,表面附有一层黄白色粉末状卵孢子。

病害循环

孢子囊萌芽形成芽管,从寄主气孔或细胞间侵入,并在细胞间蔓延,伸出吸器吸收寄主养分。孢子囊寿命短促如及时借风、雨和水滴传播,可引起再侵染。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病残体上的卵孢子侵染机会较少。卵孢子可随大豆萌芽而萌发,形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入寄主胚轴,进入生长点,蔓延全株成为系统侵染的病苗。病苗又成为再次侵染的菌源。低温适于发病、带病种子发病率15℃时最高,达16%,20℃为1%,25℃为0,因此东北、华北春大豆发病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夏大豆。

病害控制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育抗病品种根据各地病菌的优势小种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如吉林的早丰5号和白花锉等。②种子处理:用瑞毒霉拌种或以克霉灵、福美双及敌克松为拌种剂效果很好。③清除病苗病苗症状明显、易于识别铲地时可结合除去病苗,消减初侵染源。④喷洒药剂病害流行条件出现时及早用百菌清、多菌灵、退菌特等喷施防治。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