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大豆食心虫

作者:sdyth100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1-12 00:00:00

态特征  

大豆食心虫成虫 

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黄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央银灰色,3个纵列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

大豆食心虫卵

扁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橘黄色。

大豆食心虫幼虫

体长810毫米,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

大豆食心虫蛹

长约6毫米,红褐色。腹末有810根锯齿状尾刺。

大豆食心虫为害特征

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参。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每年发生1,在中国北部发生偏早,南部偏晚,以幼虫在地下结茧越冬。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动化蛹,7月下旬至8月初化为蛹盛期,蛹期对环境抵抗力弱。8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豆田成虫出现期为 7月末到9月初。成虫于下午3时后在豆田活动,有成团飞翔现象。雌蛾喜产卵在有毛豆荚上,散产。幼虫孵化后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 8月下旬为入荚盛期。 9月中、下旬脱荚入土越冬。冬季低温越冬死亡率增大。成虫及其产卵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90%。在适温条件下,如化蛹期雨量较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土壤含水量低于5%时成虫不能羽化。

大豆食心虫生活习性

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由越冬场所逐渐飞往豆田,成虫飞翔力不强。上午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荚秆上,受惊时才作短促飞翔。早期出现的成虫以雄虫为多,后期则多为雌虫,盛期性比大致为11。成虫有趋光性,黑光灯下可大量诱到成虫。成虫产卵时间多在黄昏。成虫产卵对豆荚部位、大小、品种特性等有明显的选择性。绝大多数的卵产在豆荚上,少数卵产于叶柄、侧枝及主茎上。以35厘米的豆荚上产卵最多,2厘米以下的很少产卵;幼嫩绿荚上产卵较多,老黄荚上较少。一般豆荚上产卵13粒不等。

初孵幼虫行动敏捷,在豆荚上爬行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个别可达24小时以上。入荚的幼虫可咬食约两个豆粒,并在荚内为害直达末龄,正值大豆成熟时,幼虫逐渐脱荚入土作茧越冬。

大豆食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冬季低温会造成大量死亡。土壤的相对湿度为10%30%时,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低于10%时有不良影响,低于5%则不能羽化。

大豆食心虫喜欢在多毛的品种上产卵,结荚时间长的品种受害重,大豆荚皮的木质化隔离层厚的品种对大豆食心虫幼虫钻蛀不利。

大豆食心虫防治措施

大豆食心虫农业防治

选种抗虫品种。品种与大豆食心虫为害关系密切,要选种光荚大豆品种,木质化程度高的品种等。

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豆田翻耕,尤其是秋季翻耕,增加越冬死亡率,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

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率较高。可以在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每公顷(15亩)释放3045万头,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

撒施菌制剂。将白僵菌洒入田间或垄台上,增加对幼虫的寄生率,减少幼虫化蛹率。

大豆食心虫药剂防治

敌敌畏熏蒸

在成虫盛发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用高梁秆或玉米秆切成20厘米长,吸足药液制成药棒,亩播4050棒熏蒸成虫,注意敌敌畏对高梁有药害。

喷粉

20%倍硫磷粉剂,可用2%杀螟松粉剂,或用1.5%甲基1605粉剂,或用3%混灭威粉剂,亩用1.52千克。

喷雾

使用药剂根据情况,选择剂量兑水喷雾。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合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大豆卷叶螟的发生 大豆卷叶螟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大豆的重要害虫。幼虫将叶片卷成筒状,尤以大豆开化结荚盛期危害。


文章推荐

产品分类

复合肥料

专用肥料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山东盛大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五叶草互联                 鲁ICP备13027531号

Hello!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热线电话
0539-6270999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