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 立枯病 别名: 棉苗黑根病,棉苗腰折病 病害分类: 真菌病害
病状:
主要危害棉苗,幼苗出土前可造成烂种。
出土后,幼苗茎基部初现纵褐色条纹,条件适宜时快速扩展绕茎一周,缢缩变细,出现茎基腐或根腐。棉苗失水较快,病死苗易从土中拔出,其基部可见稀疏的细丝。拔起病苗,茎基部以下的皮层易遗留土壤中,仅存尖纫的鼠尾状木质部。子叶受害后,多在子叶中部产生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常脱落穿孔。此病发生后常导致棉苗成片死亡。在病苗、死苗的茎基部及周围、土面常见到白色稀疏菌丝体。
发病条件:
1、病菌生长适温为17-28℃,12℃以下或30℃以上病菌生长受到抑制,故苗床温度较高,幼苗徒长时发病重。
2、土壤湿度偏高,土质粘重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重。
3、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力弱,也易发病。
侵染循环:
病菌通过雨水、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从幼苗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2、福美双、适乐时等药剂拌种。
3、发病后,可用福美双、恶霉灵、多菌灵。